绝口
词语解释
绝口[ jué kǒu ]
⒈ 住口(只用在“不”字后)
例赞不绝口。
英stop talking;
⒉ 闭口不说;不开口。
例绝口不提。
英keep one’s mouth shut;
引证解释
⒈ 闭口;住口。
引《汉书·丙吉传》:“吉 絶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后汉书·袁谭传》:“言未絶口,头已断地。”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接过客俗子,絶口不挂时事,务为崇深,以拒止嫉妬之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经过这次失败后,他绝口不谈发财。”
⒉ 灭口。
引《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居数月,祝诅事发觉,有司按验, 胥 惶恐,药杀巫及宫人二十餘人以絶口。”
⒊ 谓食品之味极美。
引三国 魏 曹植 《谢赐柰表》:“柰以夏熟,今则冬生;物以非时为珍,恩以絶口为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肉食》:“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絶口不能形容之。”
国语辞典
绝口[ jué kǒu ]
⒈ 从此不说。
引《汉书·卷七四·丙吉传》:「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
《三国演义·第四回》:「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
近闭口
⒉ 刚说的话,尚未离口。元·关汉卿也作「悬口」。
引《谢天香·第一折》:「老夫语未绝口,不想贤弟果然至此。」
最近近义词查询:
外面的近义词(wài miàn)
仁至义尽的近义词(rén zhì yì jìn)
往日的近义词(wǎng rì)
低头的近义词(dī tóu)
发生的近义词(fā shēng)
废弃的近义词(fèi qì)
恶劣的近义词(è liè)
断绝的近义词(duàn jué)
动听的近义词(dòng tīng)
优厚的近义词(yōu hòu)
效力的近义词(xiào lì)
代替的近义词(dài tì)
再接再厉的近义词(zài jiē zài lì)
破坏的近义词(pò huài)
离合的近义词(lí hé)
洪水的近义词(hóng shuǐ)
巡警的近义词(xún jǐng)
个人主义的近义词(gè rén zhǔ yì)
应有尽有的近义词(yīng yǒu jìn yǒu)
顺手的近义词(shùn shǒu)
航海的近义词(háng hǎi)
褒奖的近义词(bāo jiǎng)
一心的近义词(yī xīn)
修补的近义词(xiū bǔ)
及时的近义词(jí shí)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