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
[宋代]:苏轼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余杭,始皇所舍舟也。
西北舟杭山,尧时洪水,系舟山上。
)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
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
追游慰迟暮,觅句效儿童。
北望苕溪转,遥怜震泽通。
烹鱼得尺素,好在紫髯翁。
徙倚秋原上,凄涼晚照中。
水流天不盡,人遠思何窮。
問諜知秦過,看山識禹功。
(餘杭,始皇所舍舟也。
西北舟杭山,堯時洪水,系舟山上。
)稻涼初吠蛤,柳老半書蟲。
荷背風翻白,蓮腮雨退紅。
追遊慰遲暮,覓句效兒童。
北望苕溪轉,遙憐震澤通。
烹魚得尺素,好在紫髯翁。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明代:
郑学醇
文若家声自朗陵,当涂世裔是曹腾。崎岖河朔相从意,四百年间又废兴。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塗世裔是曹騰。崎岖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清代:
戴亨
书斋西数武,别有远尘天。芒履偶然到,沧洲久自专。
藤萝垂暮雨,桑柘起疏烟。景色新秋近,轻凉亦可怜。
書齋西數武,别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元代:
丁鹤年
高人嗟逝矣,静乐尚求诗。岂意无为道,翻成罔极悲。
二难勤继述,一默付希夷。饮水心愈洁,看山意更迟。
高人嗟逝矣,靜樂尚求詩。豈意無為道,翻成罔極悲。
二難勤繼述,一默付希夷。飲水心愈潔,看山意更遲。
宋代:
吕本中
水天空阔片帆开,野岸萧条送骑回。重到张公泊船处,小亭春在锁青苔。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
弘历
波光不让琉璃净,岚翠常如帷幄浮。数日幽探清兴足,明朝去赏塞垣秋。
波光不讓琉璃淨,岚翠常如帷幄浮。數日幽探清興足,明朝去賞塞垣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