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杨万里的诗 > 桑茶坑道中

桑茶坑道中

[宋代]: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桑茶坑道中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的河槽水流上涨,岸边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

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注释

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

草满花堤(dī):此处倒装,即花草满堤。

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柳阴: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桑茶坑道中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杨万里六十六岁。当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最后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于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这首诗是杨万里当年在安徽泾县桑茶坑路上所作。

参考资料:

1、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212-214

2、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272

桑茶坑道中鉴赏

  此诗写的是桑茶道中所见的儿童牧牛情景,展现了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此诗诗中有画,意韵悠长。诗人撷取春末夏初田园憩息的小景,以作画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画面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着。远景写意,着色粗放淋漓;近景写人,工笔勾勒,细致入微。

  此诗语言浅显易懂。首句写得平易,“晴明风日雨干时”,点明一个大晴天,雨后初晴之日,阳光透亮,风儿流畅,地面的积水正被阳光蒸发,被风儿吹干。一雨一晴,风调雨顺,又是农业生产的好时光。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动的。“草满堤水满溪”,在这样好的气候条件下,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齐平,这种情景用“满”字是合适的,常见的;而以“满”字写堤上儿草儿繁盛之状,原也不足为奇,但“满”在这里作为动词,仿佛青草有意识地去装点堤岸一般,这就生动有趣了。这样的“堤”,正是放牛的好去处啊。于是,诗人的眼睛发现了“童子柳阴眠正着”,童子在柳树的浓荫下酣睡。在诗的节奏上,第三句是个顿挫。前两句写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满生气和动态,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呼呼大睡,一动不动。轻快的诗歌节奏在这里仿佛停了下来,放慢了速度。然而,情绪上的顿挫,是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的牛在哪儿呢?牛儿吃着吃着,已经挪到了柳阴的西边去了。因为牧童的安然静止睡眠,使牛儿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动着。画面因牛的活动,又活动起来。这样一静一动,和谐自然。这里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

杨万里简介

唐代·杨万里的简介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 ► 杨万里的诗(4083篇)

猜你喜欢

送客归闽

明代张弼

白雁风高秋气凉,画船渺渺旆央央。张翰江上莼偏美,陶令篱边菊正香。

稽首不胜恩浩荡,推冠一任鬓沧浪。何时骑马来寻访,榄叶阴中吸荔浆。

月夜登燕子矶

清代马鼎梅

风涛自吐吞,今古向谁论。山欲截江住,云思挟月奔。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多少登临客,都无名姓存。

满江红

清代顾太清

冒雪冲寒,崎岖路、马蹄奔走。望不尽、远山冠玉,六花飞凑。

碧瓦遥瞻心似剖,殡宫展拜浇杯酒。哭慈亲、血泪染麻衣,斑斑透。

辛亥三月薄游台湾主雾峰之莱园献堂三兄属题园中名胜得十二绝句 其三 考槃轩

清代梁启超

久分生涯托涧薖,齑盐送老意如何?奇情未合销磨尽,风雨中宵一啸歌。

菊花

元代张昱

万夫起铜盘,拔地一千丈。宁知白露华,暗满菊花上。

次韵辂氏东亭书事四首 其二

刘摰

幽怀乐所遇,且任北山嘲。世事棋秤变,年光石火敲。

松筠阴自冷,萝葛蔓相捎。草密蛇横径,檐低燕露巢。